重庆合纵律师事务所

当前位置:重庆合纵律师事务所 > 毒品犯罪 > 罪名解析 > 

青少年毒品犯罪

时间:2017-07-03 17:09点击:10次
  毒品犯罪蔓延呈高发态势和低龄化趋势。青少年由于好奇心强,容易受人诱惑,成为毒品的主要受害者。相关调查数据显示:青少年犯罪占全部刑事案件总数70%以上,十五六岁的未成年犯罪案又占青少犯罪案的70%以上。毒品的蔓延危害每年给国家造成难以估算的巨大经济损失,一些青少年也因此断送宝贵青春、前程甚至生命,给许多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精神痛苦。


  青少年毒品犯罪的主要原因


  一是社会环境复杂,青少年易被引诱吸毒。近年来,海洛因、冰毒、K粉、开心水、止咳水等种类繁多的传统毒品及新型毒品在深圳酒吧、歌厅等青少年频繁出入聚会的场所大量出现,青少年与毒品的接触机会增多,由于其辨别是非能力差,极易被引诱而吸毒。


  二是青少年身心发展不成熟,法制观念淡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泛滥严重腐蚀青少年的心灵,一旦现实生活出现挫折,他们就容易意志消沉,在压力中迷失自己,认为吸毒能减缓压力,于是放松警惕,慢慢滑向了吸毒、贩毒的漩涡。


  三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缺陷,削弱了对毒品犯罪的有效控制。家庭教育中只重物质奖励,忽视品格培养,容易导致青少年自私、任性和胆大妄为。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容易造成青少年缺乏家庭温暖而变得冷漠孤僻,产生逆反心理。学校教育的方法不当,也易使有不同程度劣迹的青少年上进心不足、生活消极,成为毒品犯罪的诱惑对象。四是新型毒品大多披着“时尚”的外衣,容易使人放松警惕。出于好奇心和对“另类”娱乐活动的向往,一些青少年把吸毒当成一种“新鲜”的生活方式,认为吸毒很“时尚”、有“个性”,加之近年来明星吸毒事件层出不穷,导致青少年刻意追随和效仿。


  遏制青少年毒品犯罪的措施


  一是强化打击力度,遏制毒品犯罪。构建监管网络,开设涉毒举报热线,拓宽涉毒信息来源,增强毒品案件侦办的机动性,加强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特别应对青少年较常出入的各类公共娱乐场所开展不定期的“明察暗访”或“突击抽查”活动,给企图涉毒的场所和人员以常态威慑力。

三是加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建立禁毒有效防线。父母应严格履行监护责任,正确引导子女交友及娱乐,以身作则,给子女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学校应以禁毒知识讲座、案例展示、主题宣传教育等形式,将反毒知识渗透到学校的管理和教学中,并强化对“边缘学生”的关心,以正确方式矫治其不良品行。


  四是落实帮教制度,帮助吸毒青少年回归社会。建立社区青少年涉毒综合档案,实行信息综合管理分析机制。建立“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帮教制度,重视吸毒青少年回归社会后的心理矫治。注重劳动技能培训,加强就业指导,积极做好青少年戒毒后的就业安置工作。

常见罪名

  1. 食品卫生罪
  2. 贪污罪
  3. 诈骗罪
  4. 赌博罪
  5. 走私毒品罪
  6. 受贿罪
  7. 洗钱罪
  8. 强奸罪
  9. 贩卖毒品罪
  10. 单位受贿罪
  11. 合同诈骗罪
  12. 聚众斗殴罪
  13. 强迫他人吸毒
  14. 滥用职权罪
  15. 组织卖淫罪
  16. 集资诈骗罪
  17. 容留他人吸毒
  18. 非法经营罪
  19. 挪用公款罪
  20. 故意杀人罪
  21.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22. 信用保险诈骗罪
  23. 传播淫秽物品罪
  24. 私分国有资产罪
  25. 运输毒品罪
  26. 渎职罪
  27. 销赃罪
  28. 买卖制毒罪
  29. 偷税罪
  30. 非法持有毒品
  31. 行贿罪
  32. 逃汇罪
  33. 放火罪
  34. 单位行贿罪
  35. 走私制毒物品
  36. 黑社会性质
  37. 虚假广告罪
  38. 玩忽职守罪
  39. 假冒伪劣罪
  40. 假冒商标罪
  41. 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
  42. 徇私枉法罪
  43. 集资诈骗罪
  44. 背叛国家罪
  45. 隐瞒境外存款罪
  46. 损害商业信誉罪
  47. 故意毁坏财物罪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