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合纵律师事务所

当前位置:重庆合纵律师事务所 > 死刑辩护 > 罪名解析 > 

人贩死刑,失焦的讨论让人失望

时间:2017-02-23 16:23点击:15次
  

  以反智面目出现的“一律处死人贩子”,让朋友圈迎来了撕裂。这场接力式的刷屏转发,本是场廉价的营销,现在迈入话语权的争夺。

  小市民秀参与,被精英们以无脑之叹嗤之以鼻,精英们紧接着又被亲民派打翻在地。有人在贩卖情感,有人在兜售理性,也有人在觊觎着精英露出其道德优越感的破绽,然后给予致命一击。就像一场拉锯战,长长的批判链条上,精英口中的“乌合之众”,法治论者,反精英主义的亲民派,各就其位,经由一轮否定之否定,这场大讨论终于还是失焦了。

  从柴静到毕福剑,从沉船到拐卖,分裂年度里的这些争论,几乎都沿袭了这个路数。对用力过猛者的拨乱反正,屡次让话题风向为之转移。暴民被否定,精英被否定之否定,在这个言必称启蒙的时代,精英与他企图影响的民众,却在不断接下梁子。前者不懂后者的智商,后者无法理解前者的优越,所谓启蒙,更像一场二元时空下的相互装逼。

  这就是中国的言论场景。《穹顶之下》火热之时,不问体制,问动机;毕福剑事件,不谈历史,谈礼数;沉船一役,不言问责,言感恩;人贩死刑,大把的人又纠结起了该不该拉黑“暴民”,计划生育,收养管制,几人追问转发?至始至终,言论是靠边缘话题驱动,从未直抵核心。中国的现状,愈发如黄波老师笔下所言,“所有问题都是深层次问题”,没有普世道路,没有根本解决,我们在外围,我们从没有进场。

  失焦的讨论,让话题塞满了伪命题,伪正义,一地鸡毛,这是我对当下舆情的可悲观察。当人们接力刷屏时,我以为人们会想起邵氏孤儿,想起计划生育下的那些人伦惨剧,话题的转向让这类核心讨论,变得高冷、异类。死刑一事大是大非的争论中,讨论生育、管制这类没有逼格的言说,历来都是出局者的靡靡之音,尽管直抵本质,但这类讲述不受欢迎,倒是具备问题意识的铅笔社,不失时机地以儿童抚养权交易合法化的呼声,占领话题的次中心。

  在朋友圈里,关于人贩一律死刑的反智,我曾与一个朋友有过争论,不想再多此一言。朋友圈让我看到,在争议性问题上,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冷峻现实——话题已无需官方主导,民间讨论开始习惯自动启动失焦模式,大众、精英与政府之间的矛盾,转化成精英与大众之间的人民内部矛盾。倘若官方顺势加码打拐,以回应舆论呼声的名义来一轮运动式执法,民心的收获将是明显的。

  所以,精英与大众的启蒙纽带被剪断以后,三元格局被改变,原本精英站中间,可以启蒙,可以投诚;现在政府站中间,实现了对精英群体的孤立和边缘化。以前是二比一,现在是一比二,启蒙者与被启蒙者还在加速分离。

  核心议题无法脱敏,话语游离在本质之外,大众耽溺于思维惰性,精英在梦游梦呓,这般现实我也不知道该怪谁。即便那些热衷辩论的人,高潮过后,回过头看这场刷屏之争,恐怕也会感慨,一切终究是无意义;话语的终极指向,不是共识,而是虚空。

  2015,注定是个分裂年。这样的场景会持续多久呢?我越来越发现,最好的姿态,不是乐观,不是悲观,而是冷酷的看着这个世界,然后默不作声,装睡,装睡……

常见罪名

  1. 食品卫生罪
  2. 贪污罪
  3. 诈骗罪
  4. 赌博罪
  5. 走私毒品罪
  6. 受贿罪
  7. 洗钱罪
  8. 强奸罪
  9. 贩卖毒品罪
  10. 单位受贿罪
  11. 合同诈骗罪
  12. 聚众斗殴罪
  13. 强迫他人吸毒
  14. 滥用职权罪
  15. 组织卖淫罪
  16. 集资诈骗罪
  17. 容留他人吸毒
  18. 非法经营罪
  19. 挪用公款罪
  20. 故意杀人罪
  21.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22. 信用保险诈骗罪
  23. 传播淫秽物品罪
  24. 私分国有资产罪
  25. 运输毒品罪
  26. 渎职罪
  27. 销赃罪
  28. 买卖制毒罪
  29. 偷税罪
  30. 非法持有毒品
  31. 行贿罪
  32. 逃汇罪
  33. 放火罪
  34. 单位行贿罪
  35. 走私制毒物品
  36. 黑社会性质
  37. 虚假广告罪
  38. 玩忽职守罪
  39. 假冒伪劣罪
  40. 假冒商标罪
  41. 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
  42. 徇私枉法罪
  43. 集资诈骗罪
  44. 背叛国家罪
  45. 隐瞒境外存款罪
  46. 损害商业信誉罪
  47. 故意毁坏财物罪
X 关闭